形态描述
雌性:18--22mm。体黑色;复眼褐色;翅暗褐色,闪紫色光泽;腹部背板端缘两侧具中断的白毛带。头宽于长;上颚3小齿,外齿尖,内齿小;额脊明显;颅顶端缘凹陷宽且浅;颊最宽处几与复眼等宽;颊边缘脊状;颅顶、颊及刻点粗大且不规则;前胸背肩突脊状;中胸盾片侧盾沟明显,刻点粗大,呈皱状;中胸侧片刻点较中胸盾片更粗大;中胸盾片及小盾片中央具纵脊;小盾片宽三角形;腋齿几达小盾片端缘,向内弯;前足基节端部乳突状;腹部第1一4节背板刻点较胸部刻点小,各节刻点不一致:第1节背板刻点大,端缘小;第2一3节背板两侧具浅的横沟;第2--4节背板基半部刻点较小而密,端半部较大,中部较光滑,刻点很稀;第5节背板刻点小而密,中部较稀;第6节背板稍宽于第6腹板,表面刻点极细密,革状,端半部中央具3条脊状纹,顶端钝圆,中脊不超过2 /3,顶端具3小齿,侧面观可见上表面的小突起;第6节腹板稍长于背板,端部细长,顶端尖第5腹板明显长于第4及6腹板长度之和。翅基部1 /3透明,端部2 /3深褐色具紫色光泽;距褐色。颜面、唇基、颊及颅顶均密被鲜黄色毛;胸侧及并胸腹节被稀的黄色短毛;中足及后足基节外侧密被白毛;腹部第1节背板端缘毛带中断;第2-5节背板端缘具细白毛带;跗节内表面毛黄色;第6腹板端部被黄毛。
雄性:16-18mm。与雌性主要区别为:触角第1鞭节短于第2节的1 /2;前足基节乳突状;腹部第4腹板端缘中央具浅凹,中部密被黄褐色细毛;第5腹板端缘中央凹较第4腹板的深,端部被黄褐色细毛;第6背板基半部中央具脊,端部表面中央具深凹,顶端具4齿:上排2齿短、扁平,下排2齿较尖;第4腹板端缘中部及端部凹两侧密被黄至暗色小毛;第5腹板端部也被黄色小毛;生殖刺突被长毛。
雄性:16-18mm。与雌性主要区别为:触角第1鞭节短于第2节的1 /2;前足基节乳突状;腹部第4腹板端缘中央具浅凹,中部密被黄褐色细毛;第5腹板端缘中央凹较第4腹板的深,端部被黄褐色细毛;第6背板基半部中央具脊,端部表面中央具深凹,顶端具4齿:上排2齿短、扁平,下排2齿较尖;第4腹板端缘中部及端部凹两侧密被黄至暗色小毛;第5腹板端部也被黄色小毛;生殖刺突被长毛。
国外分布
菲律宾。
国内分布
江苏(南京、镇江)、浙江(宁波)、安徽(宁国、黄山)、福建(福州)、江西(婆源)、湖北(神农架)。